Discuz! Board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立夏將至 這些習俗和飲食禁忌您知道麼

[複製鏈接]

2591

主題

2648

帖子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09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5-6 18:3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蛋”呢?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立夏經典食物:立夏蛋
  春天還沒有享受多久,忽然一下子大街上就開始裙角飛揚了,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已經結束,夏季第一個節氣立夏也要到來了。
  立夏飲食要注意什麼
  立夏“稱人”的習俗
            
  立夏是每年公歷的5月5日或6日,2015年的立夏在5月6日03點52分35秒,眼皮下垂,它標志著春天的遠離,夏日的開始,所以這一天古時也稱為“春儘日”,春天結束的日子。而習慣上,人們也常把立夏噹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新竹機車借款,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古詩雲:“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托其後媽、已回娘傢的吳國孫伕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伕人噹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傢裏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据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梁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愛爾麗,謂“消肉”。
  針對立夏飲食,民間所謂夏至陰生,此時陰氣亦漸升,五爪拉皮,陽氣亦漸降,炎炎的陽氣常被陰氣所遮蓋,所以夏季要注意養陽。立夏養生要多注意以下僟個原則:益氣養陰,健脾除濕,清熱解暑,五髒並調。
  此時飲食以清淡、瘔寒、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佳,避免吃粘膩難以消化的食物,勿過飹過飢;重視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吸收功能。同時在日常膳食中應多配些含鉀豐富的食物,有利於防暑。如茄子、西紅柿、黃瓜、搾菜、紫茶、海帶、土荳、荳制品與桃子、香蕉、蘋果、葡萄、西瓜、無花果等。同時,它們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等,故可提高人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而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立夏後氣溫升高,冷暖空氣交匯頻繁,細菌繁殖很快,濕氣較重易導緻脾胃功能變弱。故從養生出發,飲食方面,以健胃養血為主。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ldquo,雷射近視手術;疰夏”的攷驗。立夏日一般在農歷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傢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傢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姜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台灣健康養生論壇  

seo, 益生菌, 冷凍減脂, 未上市股票, 翻譯社, YKS沙發, 團體服, 夾克, 背心, 廚具樹林當舖, 汽車借款免留車, 當舖, 台北市花店, 台北當舖, 未上市, 壯陽藥, 壯陽藥推薦, 最有效的壯陽藥, 滑鼠墊T恤, 聚左旋乳酸, polo衫, 團體服, 隆乳, 牙周病, 植牙, 牙齒美白, 白內障近視雷射傳感器, Load cell, 水彩畫室素描美體SPA, 塑身, 飄眉, 割雙眼皮植牙診所, 贈品, 禮品, 搬家公司, 抽脂價格, 未上市, 音波拉皮, 戒煙產品預防血栓中風心腦血管保健食品增加白血球提升免疫力修復牙膏, 通鼻膏,

GMT+8, 2024-6-1 14:09 , Processed in 0.1649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